濱州·菏澤《全自動軟化水設備》
濱州·菏澤《全自動軟化水設備》
濱州·菏澤《全自動軟化水設備》
《全自動軟化水設備》組合類型
1.單閥單罐:還原期間停止供水2小時或繼續(xù)供原水(硬水旁通)
2.單閥雙罐:交替供水,一用一備型。
3.雙閥雙罐:交替供水,一用一備型;同時供水,交替再生。
注:如源水硬度>8mmol/L時,需加大一級選型;源水硬度>12mmol/L時,應采用二次軟化或配合其它方法。
《全自動軟化水設備》、設備特點
1.鍋爐軟化水設備自動化程度高,可定時、定流量自動再生,系統(tǒng)采用電腦在線監(jiān)控,實現(xiàn)連續(xù)運行和再生工藝的全自動運作。全程不受人工干擾,不會發(fā)生工序操作的提前或滯后。而且,各工序的切換幾乎是同步進行的,因此,整套裝置準確、可靠、高效;省水、省鹽、省電、省人工,制水成本極低。
2鍋爐軟化水設備技術*、運行穩(wěn)定,出水質(zhì)量高,設備結構緊湊、占地面積小、免維護、不需專人看管、系統(tǒng)配有定時器的多路通伺服閥集中運作及微電腦調(diào)控系統(tǒng),可將再生時間設在半夜兩點,避開高峰。再生時,電腦可自動預算過去七天中系統(tǒng)平均制水量并和當前剩余量對比判斷,再作出是否發(fā)出再生指令。
3.鍋爐軟化水設備不用專設制鹽系統(tǒng),系統(tǒng)在多路通伺服閥中巧妙的設計了靠進水壓為動力的自吸式噴射器,按工序要求定時進行吸鹽和補水。整個鹽水的制備僅在交換罐旁設直徑 500-1000毫米、高 1000毫米,配有小巧水位控制器的輕便鹽箱即可。省去了鹽池。鹽泵及必要的輸配管道和動力配電等裝置,也省去了水處理間的額外投資。
《全自動軟化水設備》、技術指標
原水給水壓力 0.10MPa~0.60MPa
原水硬度 ≤12mmol/L(以1/2Ca2+、1/2Mg2+計)
溶解固形物(TDS) ≤700mg/L
出水硬度 ≤0.03mmol/L(以1/2Ca2+、1/2Mg2+計)
原水水溫 1~40℃
環(huán)境水溫 1~50℃
產(chǎn)水量 1︿17m3/h
樹脂罐(型號) 200~1000
樹脂量 25~800KG
鹽桶容積 60~800L
再生用鹽 大粒NaCl,不可用加碘,加鈣鹽。
《全自動軟化水設備》、技術參數(shù)
供水壓力 0.2-0.6Mpa 壓差 0.03-0.06Mpa
交換容量 1200mol/m 3 (H +1 ) 樹脂型號 001 × 7
電源 220V ± 10% 功率 5W-30W
再生鹽耗 <150g/L 再生水耗 <3%
環(huán)境溫度 2-50 ℃ 濁度 <3
進水水質(zhì) [Cl]<0.3mg/L 鐵離子 <0.3mg/L
控制方式 流量型、時間 再生方式 順流、逆流再生
布置形式 主、付控制器 操作程度 全自動程序控制
《全自動軟化水設備》、運行程序
1.運行(工作)原水在一定的壓力(0.2-0.6Mpa)流量下,源水通過控制器閥腔,進入裝有離子交換樹脂的容器(樹脂罐),樹脂中所含的Na+與水中的陽離子(Ca2+,Mg2+,F(xiàn)e2+……等)進行交換,使容器出水的Ca2+,Mg2+離子含量達到既定的要求,實現(xiàn)了硬水的軟化。
2.系統(tǒng)反洗 樹脂失效后,在進行再生之前,先用水自下而上的進行反洗。反洗的目的有兩個,一是通過反洗,使運行中壓緊的樹脂層松動,有利于樹脂顆粒與再生液充分接觸;一是使樹脂表面積累的懸浮物及碎樹脂隨反洗水排出,從而使交換器的水流阻力不會越來越大。
3.再生吸鹽 再生用鹽液在一定濃度、流量下,流經(jīng)失效的樹脂層,使其恢復原有的交換能力。
4.置換(慢速清洗) 在再生液進完后,交換器內(nèi)尚有未參與再生交換的鹽液,采用小于或等于再生液流速的清水進行清洗(慢速清洗),以充分利用鹽液的再生作用并減輕正洗的負荷。
5.正洗(快速清洗) 目的是清除樹脂層中殘留的再生廢液,通常以正常流速清洗至出水合格為止。
6.再生劑箱注水 向再生劑箱中注入溶液再生一次所需鹽量的水。 yl
《全自動軟化水設備》、產(chǎn)品軟化原理:
含有鈣、鎂離子濃度較高的自來水通過離子交換劑層,鈣、鎂離子被交換劑所吸附,并將交換劑中的鈉離子置換于水中,從而使硬度較高的自來水交換變成軟化水,化學反應式如下:
Ca2+ + 2NaR = 2Na+ + CaR2
Mg2+ + 2NaR = 2Na+ + MgR2
隨著交換過程的不斷進行,交換劑中的鈉離子被大部分或全部置換后,出水中便含有鈣、鎂離子(出現(xiàn)了硬度)。當出水硬度超過規(guī)定指標后,必須用一定濃度的食鹽溶液進行再生,使離子交換劑重新恢復交換能力。再生過程的化學反應式如下:
CaR2 + 2Na+ = 2NaR + Ca2+
MgR2 + 2Na+ = 2NaR + Mg2+